The Big Lebowski (1998) |
片名:The Big Lebowski (中譯:謀殺綠腳趾)
年份:1998
國家:美國
導演:Joel Coen
編劇:Ethan Coen
Joel Coen
演員:Jeff Bridges
John Goodman
Julianne Moore
Steve Buscemi
David Huddleston
John Turturro
*劇情大意:
Jeffrey Lebowski是全洛杉磯最懶惰的人,自稱"the Dude"的他沒有正式工作、沒有固定交往對象,生活只要有白俄羅斯(酒)喝、有菸抽、有保齡球能打就很滿足了。但有天兩個混混闖入the Dude的家中要脅討錢,還在他最心愛的地毯上尿尿。原來是混混將the Dude與另一個Jeffrey Lebowski、一個同名的大富翁搞錯了。the Dude為了他心愛的地毯難得動起身來去找這個同名的大富翁理論。事隔一天後,大富翁的年輕妻子被綁架了,大富翁認為就是之前找the Dude的那幫人幹的,以兩萬美金為代價,希望the Dude能做送贖金的人幫他贖回妻子。the Dude就這樣捲入了這起荒誕不羈又無厘頭的綁架案...
以下心得有雷
-
-
-
-
-
-
-
-
-
-
*心得感想:
-
-
-
*心得感想:
「你他媽我看了三小?」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第一反應,也是我對這部片的評語,雖然不是很好聽,但確實是稱讚意味。先說說為何會看這部片,最早知道這部片是因為它在網路上罵聲四起的中文譯名-「謀殺綠腳趾」,這譯名跟原標題實在是大相徑庭外,更是把這部「邪典經典」電影搞得像驚悚片一樣,這部片跟驚悚完全沾不上邊阿XD。The Big Lebowski雖然在剛上映時票房不佳,但因為奇特的敘事風格和片中鮮明的角色特質,在後面幾年不斷地被推崇為經典電影之一,而且是我最喜歡的九零年代經典電影耶!不看看怎麼行呢?
所謂的綠腳趾其實並非片中主要的劇情 |
先來聊聊人物好了,the Dude是我見過最弱的卻又最屌的電影主角了,超級怕麻煩、懶得說話、懶得行動、什麼事都隨便就好,喔,除了他最愛的毯子。the Dude的生活方式根本就(才)是片中所說的虛無主義者(Nihilism)「做自己,好自在。」不是嗎?查了一下wiki,美國還有所謂的「勒保斯基節」(Lebowski Fest)主要活動是打一整天的保齡球(!?),以及"Dudeism"教派,來推崇片中the Dude的生活態度跟人生哲學,美國阿宅真的是太有閒(病)了!
說真的,我愛死the Dude了,鬆垮垮的衣服,說話屌兒啷噹的,總是把"Hey, man. Hey man."掛在嘴邊,到哪裡都可以坐得像灘爛泥似的,就算被人壓在馬桶裡也完全不會生氣,只是單純在過"自己"的人生,這態度真的很屌,比起許多虛偽只會附和別人的人好上不知幾百萬倍。
說真的,我愛死the Dude了,鬆垮垮的衣服,說話屌兒啷噹的,總是把"Hey, man. Hey man."掛在嘴邊,到哪裡都可以坐得像灘爛泥似的,就算被人壓在馬桶裡也完全不會生氣,只是單純在過"自己"的人生,這態度真的很屌,比起許多虛偽只會附和別人的人好上不知幾百萬倍。
the Dude: You can't be worried about that shit, Life goes on, man! |
看the Dude的生活態度有點像海綿寶寶的派大星 |
所謂的Dudeism |
劇中另一位個人特色鮮明的角色非屬John Goodman飾演的Walter莫屬,有躁鬱症頃向的他個性衝動易怒,誇張的行為和眾多的背景設定(越戰退伍軍人、離婚後依舊遵守著老婆的猶太教義等等)使他的光芒常常蓋過主角the Dude,但也因為有他在主角身旁,整個故事才得以繼續前進,不然依the Dude的個性早就因為怕麻煩就蹲回家裡喝酒抽菸了,哈哈。
三人組最後一人的Donny(Steve Buscemi飾演)就有點可惜了,個人最愛Steve Buscemi像是在空中監獄(Con Air)跟世界末日(Armageddon)裡演的變態或瘋子角色,說他是好萊烏裡最會演瘋癲角色的演員也不為過。但片中Donny在三人組裡只是個狀況外的人,也沒有陪兩個夥伴四處去胡搞瞎搞,最後還莫名其妙心臟病發領了便當(雖然海邊灑骨灰那很好笑)Buscemi的演技也無用武之地,確實可惜。
三人在保齡球館的日常 |
片中其他角色就不再贅述了,一個個講實在是太多了。最後再提兩個角色就好,其一就是the Dude的房東,只有出場過兩次、還沒幾句台詞!但為什麼要提他呢?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算是劇裡最有連貫性的角色了 (這是真的),第一次出場是他請the Dude去看他表演,而第二次出場時他就是出現在舞台上表演,而the Dude和兩個朋友也真的跑去看他表演,有種微妙的笑點。另外看到房東那個個性,也不意外the Dude都不會被趕出去(其實我還蠻好奇the Dude是怎麼付房租的,希望不要是我想的那樣XD")
另一位就是說故事的牛仔(Sam Elliott飾演),電影一開始的旁白就是他的聲音,牛仔在這部電影的角色就是個旁觀者,在電影中段和末段他都有在保齡球館出現幫故事作註解。這類角色我總是非常喜歡,他們就像是身在劇中的觀眾,介於演員與觀眾之間,「嘿,我來代替你們跟the Dude聊聊吧。」「嘿,讓我來跟你們說說the Dude的事吧。」讓觀眾好像跟故事角色有所互動似的。
打破fourth wall與觀眾對話的牛仔 |
整體來說The Big Lebowski 是部非常輕鬆的喜劇,笑點不會太刻意跟誇張,獨特的敘事風格往往讓人會心一笑。劇情裡總是充滿著反諷,大富翁只是虛有其表、自稱虛無主義者的人卻貪求金錢、有錢大藝術家腦袋都怪怪的(呃,等等...這事實沒錯)坦白說整體劇情非常平淡,甚至有些無聊,中間the Dude的幻想有點突兀(雖然也隱喻了不少東西),其中的犯罪解謎也根本不是重點,但整部片非常流暢不會讓人覺得看不下去,只要跟著the Dude的腳步來欣賞這部片會讓你覺得非常的放鬆,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不可言喻的魅力所在吧 ?
最沒用的安全措施是片中少數的明顯笑點 |
90年代的電影特效配合劇情讓人有種迷幻的感覺 |
最後,用一個場景做整部片的總結-the Dude到同名大富翁房子裡看的了有時代雜誌封面造型的鏡子,上面寫著:"ARE YOU A LEBOWSKI ACHIEVER?" 而同名的the Dude的樣子也映入了這個鏡子裡。這代表了什麼?個人認為,這什麼意義也沒有,沒有意義即是代表原始的樣子,鏡中的the Dude就是the Dude本身,同名的人、時代雜誌封面上的自己,都不能代表自我的本質。
the Dude就是the Dude,而我們也是the Dude,我們都是我們自己 |
*評價:
IMDb:8.2/10
爛番茄:80%
個人評價:8/10
個人評價:8/10
推薦度:9/10 (大推)
*後記:
*後記:
第一次在網誌上寫電影心得(應該無法稱之為影評)感覺還不錯玩,可以再次感受電影所要表達的精神,以及重新展裡自己對電影的感受,之後應該會再寫很多很多電影,之後有關電影的應該都會搬到另一個新網誌去,畢竟現在這個網誌主要是心情抒發跟囤積素材用的,其實這篇可以直接打在新網誌就好,但我很龜毛,沒想到好的名字就不想開新網誌,哈哈。
另外其實原本第一篇電影心得是要寫大智若魚(Big Fish)的,但因為就是太愛這部電影,希望自己可以累積好實力再來寫這部,所以就先挑The Big Lebowski 這部也很喜歡的電影做第一篇,之後還會再挑幾部好寫的來練練手感,希望可以能寫作一樣養成寫電影心得的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