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海風微微刺痛著皮膚。
灰濛的天空,沒有藍天,沒有白雲,
沒有陽光,連海水都黯然失色。
剩下的,
只有浪花的聲音、黏膩的氣味。
「夏天過去了、浪季也結束了,所以我們只開最後一周喔。」民宿老闆說。
『沒關係,我也只是回國來待幾天而已。』秋瀨沒有說謊,但也不是真實。
民宿老闆是近年來在這開民宿的城市人,自然認不得秋瀨,更不在乎秋瀨的行程。
空無一人的沙灘卻仍有大大小小的垃圾卡在岸上,
也許是洋流帶來的吧?鋁罐上面寫著看不懂的語言。
是經歷了多少國家才到這裡的呢?
『也許跟我一樣顛沛流離,沒有任何容身之處吧?』秋瀨心想。
--
家族裡卻沒有人認為秋瀨會沒有歸屬,
所有人都認為她最終會繼承家業,跟父母還有祖父母一樣,
繼續為一艘艘的船隻裝上各式漁具。
清洗、維修、曝曬、收納,組合安裝或著丟棄。
一日復一日,秋瀨的童年就是在鐵皮工廠中看著這些長大。
也許是基因突變或是隔不知多少代的遺傳,
秋瀨就學時的成績十分優異,在沒多少人的海邊小鎮,
秋瀨甚至直接連跳兩級提早完成義務教育的學業。
沒有在關心小孩的家人們自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直到剛好在考大學那年,政府終於與歐洲國家建交,積極推廣國際留學原石計畫,
縣市榜首的秋瀨自然是原石計畫的重點人物。
教育局長甚至親自拜訪了秋瀨家。
「坦白說,像妹妹這樣的人才很適合政府的計畫,不只對妹妹個人、對於國家的形象幫助也很大,可以說魚幫水水幫魚阿」一如既往的政府官員說法。
「但我們覺得她國內隨便拿個學歷就好了,跑到國外太麻煩了。」父母覺得十分無奈。
「那妹妹妳自己怎麼想?妳有什麼志願嗎?」
『那就去吧,不過就是四年。』秋瀨平淡地說。
官員們各個拍手叫好,家人雖深表不解,但騎虎難下,也就答應了這四年的留學。
--
秋瀨到底在想什麼?沒有一個人知道。
秋瀨一直都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總是會幫家裡的忙。
跟鄉下的其他孩子不一樣,安靜不會吵鬧,
但就是太過安靜,也從未了解她真正在想些什麼。
為何秋瀨會答應留學計畫呢?
『若我不表態或拒絕,那些官員就會一直來煩罷了。』
『其實從頭到尾只有答應這個選項而已。』有次秋瀨跟他的朋友解釋道。
到歐洲的幾年,秋瀨沒有受到什麼文化衝擊,適應良好,
雖有幾次小小的種族歧視問題外,而聰明的秋瀨總是能逢凶化吉。
成績也許沒有像在故鄉時那麼突出了,
但能規規矩矩地完成學業也沒有什麼不好。
直到健康檢查的那張白紙出現,
秋瀨知道,她得離開了。
沒有向學校請假、沒有向友人道別,更沒有通報家裡,
這次的回鄉,是秋瀨一生第一次的任性,也是最後一次。
--
出生時就被家人決定未來,
這沒有什麼不好的。
求學時則被他人決定過程,
這也沒有什麼,大家不都是一樣?
人生的最後,
卻是一張白紙決定離開的理由。
無法接受。
命運什麼的,永遠不是自己能掌握的嗎?
無法接受。
『去死吧,這個世界!我要做最後的掙扎!』
秋瀨踏著浪花,一步一步地走向冰冷的海水,
感覺不到冰冷,感覺不到痛苦,只有空虛。
視線即將被海水蓋過,一切是如此無力。
雲散開了,陽光灑落在海面上。
最後的最後,秋瀨終於感受到了溫暖。
--
後記
最近因為家人的關係,重新思考了生老病死等人生哲學問題,結論就是沒有結論,所以才有了這篇文章出現。用來練習第三人稱寫作的四季人物終於來到了第三位,第四位的冬還沒想到名字,也不知道寫什麼內容。像貓的女孩則還在想怎麼接,上次跟某人約會後也過了一個多月沒有再約,就沒有任何的靈感,到時再看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