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從有形的東西,和無形的東西之間,二選一不可的時候,我會選無形的東西。這是我的規則。』
--
〈偶然的旅人〉這本書裡的第一篇,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男同性戀的鋼琴調音師,在巧合下與另一位女性在同一咖啡館讀同一本書。是巧合?還是命運的安排?與女子交往的過程,讓男主想起久未連絡的姊姊。因為這個契機,重新與姊姊聯絡言歸於好。很喜歡這故事的敘述方式,平淡讓人慢慢融入的感覺(確實是以說故事的形式進行)雖說是奇譚,但也沒有任何突兀怪異的轉折,讓人不禁佩服村上的文筆。書中說的契機很有寓意,也許我們都要抓住人生中的幾個小契機,這些說不定都是我們自己的神明給我們的提示。
〈哈那雷灣〉相對沒有什麼感覺,畢竟這不是在講親情的故事,真的不是。而是一種村上最擅長的故事,孤獨的故事、一個關於接受孤獨的故事。逝者已逝。
〈不管是哪裡,只要能找到那個的地方〉通篇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故事,偵探?陰謀?反正就是要找到莫名其妙的東西就行了。就是如此莫名其妙的故事,但我完全不討厭、還蠻喜歡的,有點像我沒有靈感時硬寫出來的東西,當然文筆差了一大截啦。
〈日日移動的腎形石〉『男人的一生中,只會遇到三個真正有意義的女人。既不會比這多,也不會比這少。』另一個愛篇,喜歡男主和女主的交往方式,有如挪威的森林的歌詞一樣,女主不知消失在哪裡去。也喜歡男主的小說故事〈日日移動的腎形石〉看似有意義卻又沒有意義的腎形石頭,到底在隱喻什麼呢?也許有,也許什麼都沒有。但無論如何,女主和腎形石最後都消失離開了。
〈品川猴〉以偶爾會忘記自己名字的女主角為主題,很有日常感的SF(?)故事,平凡人生中的一點小插曲,卻因這個契機,重新面對自己內心深處一直逃避的悲傷。不是很想暴雷,但相信不同人看都會有相同感受,「到底我們最初是哪裡開始壞掉的呢?」
--
後記
其實今天是有一點點靈感的,可惜兩個關鍵沒有想出來,主角的能力和結局。我知道結局在我的作品裡一向不太重要,但還是想要個順順的結尾,所以就放棄了,改寫小說心得。
〈東京奇譚集〉是我最近去圖書館翻到的,我一直以為我看過,但翻了翻才發現我漏掉這本,其實我從前就喜歡村上的短篇遠大於長篇,〈萊辛頓的幽靈〉排第一的話,〈東京奇譚集〉可以排第二吧?〈偶然的旅人〉大概也是前幾名的短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