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 星期四
[小說心得] 挪威的森林 綠
-「請你永遠不要忘記我。記得我曾經存在過。」
前些日子到圖書館借了傳說中的挪威森林電影版來看,看完後讓我心中卡著無法言喻的疙瘩,果然不辜負它在網路上的「盛名」。為求解脫,只好重新翻一遍原著小說來化解這番不快。挪威的森林小說我看過大概三四次,上一次大概是大學哲學概論報告的時候,當時我比較偏重感情部分(畢竟作者也說這是部愛情小說)就寫了關於自己人生的綠、自己人生的直子等等很孩子氣的東西,現在的我大概會想把過去的自己掐死吧?
要說的大概就是「隨著年紀不同,書看起來也不同」這番老話,但是我不否認我還是有看到年輕的我所看到的東西,而年輕的我其實也有看到現在的我所看到的東西,「只是在乎的東西不同罷了」。
這篇心得會用現在的我最喜歡的以人物來切入故事,由對人物的感想來達到對這部作品的詮釋和解讀,最後回歸於主題,也就是現在的我所在乎的。
關於綠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遇到像這樣的女孩,我說的「像這樣」並不是指個性或個人,而是像「這樣的相遇」。總是有一兩個明明跟你原本日常生活沒有多大相關的人不知不覺地慢慢進入到你的生活,進而變成你人生的一部分,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渡邊君而言,小林綠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我所追求的只是純粹的任性。完全的任性。例如說我現在向你說我想吃草莓蛋糕,於是你把一切都放下跑去買,並且呼呼地喘著氣回來說:『嗨,Midori,草莓蛋糕噢,』並遞過來,於是我說:『嗯,我已經不想吃這個了,』然後把它從窗子往外一扔丟掉。我所追求的就是這樣的東西。」綠說。
在我看來,所謂的絕對的任性就是希望有人能夠傾聽自己罷了。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個體,要真正完全理解另一個人所想幾乎是不可能的,所謂的愛情大概也做不到這種程度吧?退而求其次,愛情仍是個不錯的選項,是一個可以尋找依賴的橋梁,但是綠在前男友身上已經得不到這樣的東西了,卻再次從渡邊君身上找到。即使一開始的渡邊君並沒有轉過頭來正眼看過綠,綠仍痴痴地等待,因為她知道她能從渡邊君身上找回愛情,為了愛情、為了絕對的任性,這點等待並不算什麼。即使看書的你我都覺得這女孩實在是傻到不行。
綠的單純在這部小說中顯得難得可貴,不是說其他角色不單純(如渡邊君),只是其他角色的設定背景過於複雜,不是我們這些讀者可以想像的。無疑地,綠的家庭和人生背景是最貼近現實你我的。雖然母親過世、還有一個重病在床的父親,但綠不像直子跟渡邊君一樣遠離人群、也不像永澤兄一樣目高一切,更不像直子受到精神病的折磨。她是一個努力活在當下的女孩,現實的種種她都沒有逃避,並一直保有純真的心,這樣的她當然也會累、會痛苦,但她都撐了過來。她也找到了一個可以完全放鬆的避風港,也就是渡邊君的身邊,即使渡邊君後來的態度讓她更加痛苦,她仍努力地去爭取,等待那個男人轉頭正視她,綠認為這是值得的,她是個傻女孩沒錯,也是個努力的女孩。
其實我到現在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綠會看上渡邊君?渡邊君最後為什麼會選擇綠?坦白說,他們根本是兩個世界的人,但就像我前面所說的,有些人就是會不知不覺地跑進你的生命裡,這沒有什麼脈絡可循,就這樣發生了。也許,綠在渡邊君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很喜歡你的說話方式。」綠對渡邊君說。
不受拘束,不奉承他人,表達出最根本的想法,這是綠心中所追求的。前男友、生病的爸爸、小林書店等等,要是沒有這些俗事,自己也能像渡邊君一樣做自己吧?在父親的牌位前,大辣辣地張開赤裸的大腿露出陰部,是種自我解嘲,也是一種自我解脫。
綠是我重讀過後最喜歡的角色,有血有肉,感覺就是一個活生生在這個世界的一個人物,一個很有自我個性的漂亮女孩。我一向喜歡很有個性、很有主見的女孩子(但我也很對任性的女孩沒轍,裝可愛跟虛偽的則是非常厭惡),對我而言,綠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若渡邊君沒有選擇綠,真的就是暴殄天物,這當然是開玩笑的,哈哈。若渡邊君沒有選擇綠,我相信綠也可以活得好好的,她是個堅強的女孩,也許她會再找到另一個跟渡邊君一樣了解她的人、也許她就這樣隨便跟一個男人結婚繼續她的一生、又或許她真的跑到烏拉圭去流浪,在那裏過著快活的日子也不一定。綠不是直子,沒有渡邊君綠仍可以好好活下去,沒有渡邊君的世界,仍是綠自己的世界。
最後渡邊君選擇了綠,正是兩人要繼續活在這個世界的勇氣證明。
獻給所有錯失生命中的綠的人。
後記:
發現網誌裡躺著這約莫兩三個月前心得草稿,原本是想打完完整的心得再說,但依照這種寫人物的模式不知道要寫到猴年馬月,是有打了一小段直子篇出來,但寫沒兩段就筆窮了,整理一下就把它PO出來了,看來得再把小說拿出來翻一翻才行,哈哈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